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

Wapo 2010

今年將繼續與美國福音信義會合作,選派本會四名青少年代表於2010年5月至8月(全期大約三個月義工服務) 或是7月初至8月(七個星期之義工服務) 赴美,擔任該會在威斯康辛州華寶湖夏令營的組長義工,歡迎本會已受洗之青少年申請接受甄選,截止申請日期為12月14日。如有任何查詢,可致電2388 5847與總辦事處王國樑弟兄聯絡。

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

信義宗神學院院長就職禮 周兆真:堅定承擔上帝所托

信義宗神學院於十一月廿七日晚,假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真理堂,舉行院長就職崇拜。新任院長周兆真博士於今年七月一日起上任。崇拜由港澳信義會監督胡子浪證道,就職禮則分別由香港浸信會神學院院長曹偉彤、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執行董事許朝英社長、香港基督教協進會主席蘇以蘇主教,及信義宗神學院全體教授進行經訓,由信義宗神學院創校會員教會代表進行按手禮,約八百人出席。

當晚的證道經文為路十38-42,馬大和馬利亞邀請耶穌到家作客的故事。胡子浪道出經文的重點是馬大的「思慮煩擾」,他進而指出,現今就是一個充滿思慮煩擾的世代:「世界高速發展,甚而超越人所能適應的步伐。而且自廿一世紀開始,致命病毒、奪命大災和恐怖襲擊等三害都頻密發生,人心惶惶。」除了環境紛亂,他又指今天愈來愈多人濫用了人權、自由,加上消費文化、個人主義,而變得愈來愈自我、自私、自大。而今天在這些處境中的人,也包括基督徒。「神學院作為教會的『堡壘』和『軍事訓練基地』,又要在社會中發揮像燈塔一樣的功用,壓力甚大。」故他鼓勵神學院借鑒馬利亞的故事:「馬利亞懂得把握那珍貴的時刻,知道耶穌來到家裡這機會是不常有的,因而選擇做了一件最得益、最有價值的事,就是謙卑地、專心地聽耶穌的道。」他鼓勵眾人「不要像馬大般為許多的事忙亂,不被這紛亂的世界影響而致自己充滿了思慮煩擾,更別忘記要回到耶穌腳前,安靜、專注、聆聽,因為耶穌是我們生命和力量的泉源。」

而周兆真院長(左圖)於述志時表示,早在三十年前已有一顆願意奉獻的心,接著更分享他如何懷著對上帝的信心承擔院長之職:「過去信義宗神學院雖經歷停辦危機,但在上帝所行的大事下,還是滿有恩典地度過了九十六年。」此外,更基於神學院「不因循、不懶惰、不停留」的精神,能不斷在困難中勇於創新。他分享今天承擔院長,並無可自誇,總之要「堅定承擔上帝所托,因蒙召非自己有甚麼能力,而是上帝揀選。」他稱上帝要高舉自己的子民,只因有使命而交托,而神學院肩負著訓練出教牧同工的重任,自然更需要對上帝的謙卑順服。最後,他以詩一二六1-6,寄寓要與同工一起撒種,並在收割時一起歡呼,見證上帝所行之大事。

(www.christiantimes.org.hk,時代論壇每日快拍,2009.11.30)

http://christiantimes.org.hk/Common/Reader/News/ShowNews.jsp?Nid=56696&Pid=5&Version=0&Cid=220&Charset=big5_hkscs

2009年9月11日 星期五

「教會如何支援青少年」

監督的話: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戴浩輝監督

「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。」(箴言二十二6)

最近,我與一些教育工作者閒談,他們都異口同聲的感到辦學的困難;他們所提出的問題不僅在於生源減少,學校面對殺校的問題,他們最感困惑的是這一代的少年人真的不易管教。就算老師和學校願意投放時間和資源關注有問題的學生,很多時家長只聽子女的投訴,而不一定站在學校那邊,沒有家長的幫忙,沒有可能教好這些學生。

青少年問題已是一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。最新的統計顯示,青少年失業問題嚴重,每四位十五至十九歲的青少年就有一個是雙失的;這一段時間有關少女援交賣淫的新聞不絕於耳。而更為逼切的青少年問題該算是學校的毒品問題。這問題嚴重到一個地步是要校園內驗毒;然而,這一回又使社會起了不少爭議,私隱專員說政府沒有咨詢他們的意見,天主教香港教區則欲拒還迎的面對這事。最後,大家都在爭論要學生同意驗毒才會進行。稍有頭腦的人都會想到,這樣的校園驗毒計畫將會怎樣收場?有毒癮的學生必定不會輕易就範,那麼接受檢驗的都是沒有吸毒的。本來是好的政策,變為一齣鬧劇。如果說在港的國際學校驗毒計畫很成功,這是否因為學生有權選擇驗不驗嗎?當然不是!因此,政府必定要果斷的立法解決私隱和其他法律問題,驗毒也一定要儘快的進行。

青少年問題很多,回想自己青少年時期,豈不也是十分反叛,不聽父母和師長的叮嚀嗎?當時,大家豈不都在嘗試作成人的滋味,例如:偷偷地抽煙,又或是看黃色畫報等嗎?十來歲的青少年人正處於暴風年代,社會、學校、教會和家庭都有責任管教、明白、接納和愛護他們。打擊校園毒品氾濫又或利用互聯網賣淫是必定要進行的,這是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責任;如果不這樣作就是失職。對付毒品在校園氾濫是天經地義的事,我個人認為黃仁龍師長對青少年人濫藥問題作了很多工作和貢獻,然而,一個弱勢又偏聽的政府,很難在社會上取得共識;單靠政府和學校是沒有辦法改善青少年濫藥問題的。

青少年濫藥、賣淫等問題是十分複雜的,不少青少年誤墮毒網或援交是因為家庭本身已發生問題所致,但有不少出身於健康的家庭環境的,也不能幸免。現在的青少年除了在學校和家庭之外,朋輩、傳媒及互聯網的影響最大。然而,與其消極的希望杜絕一切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,倒不如積極的培育青少年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。

教會作為家庭和學校的支持系統對這個問題是責無旁貸的,教會致力推動青少年活動,例如:團契及基督少年軍等,能幫助在少年的暴風期可以一方面有一個紀律的訓練,而另一方面又可以學習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。另一方面,教會也應多關注家庭生活的牧養,因為現今的家庭關係和夫婦兩性的婚姻生活,都充滿引誘和危機;婚外情以不是非基督徒的專利。一個好的家庭生活並不能完全保證青少年子女不行差踏錯;然而,一個破碎的婚姻和家庭關係很多時都能直接影響他們的行為和成長。

無論如何,當學校和政府都在針對毒品在校園氾濫之際,教會應多關注家庭和青少年的心靈培育,好讓教會能裝備家庭面對青少年的問題。

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

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

信義家訊(2009年 8月)

監督的話: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戴浩輝監督

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

我經常探訪堂會,多次關心本會青少年事工的情況。不少教牧和導師都不約而同地流露一份憂心:現代的青年人好像永遠長不成的。我相信有這樣想法的並不僅是教牧和導師們,不少家長也有相同的感受吧!以往,媽媽常叮嚀:「你們在媽媽的心中永遠是長不大的。」媽媽擔心我們為人處事繼續碰壁,又或我們未能愛惜自己的身體等等。在這等事情中,我相信縱使子女已成長,但也未能從此免去媽媽的掛心。

子女在父母心中沒有長大是出於父母對子女的愛和關心。他們凡事都為子女著想,不希望他們有甚麼差錯;然而,這是否就已足夠呢?還記得小女唸初中時,忘了帶功課返校,在小休時致電給我,希望我能把功課交到校務處,於是我也照做,心想她既有做功課,欠交功課會影響她的成績,給她帶一次也不太過份吧;但到了校務處我卻給職員罵了一頓。他認為學生沒有帶功課是他們的問題,父母不應為他們效勞;他們應受罰,好讓他們記取教訓;替他們遞交,只會養成更依賴父母的習慣。不錯,小孩子在學習走路的過程中,怎可能不經驗跌倒的呢?不讓小孩子跌倒,他們的身體就缺乏應付跌倒的能力,只怕他們日後一跌更傷。同一道理,今天的青少年遇到挫折而不知如何處理,皆因過去沒有培養照顧自己的能力。

以上所談的,其實也可以成為堂會培育青少年的借鏡。我曾參與過某間堂會教友大會的討論。在席上,有一名職青團團員向團契部部長質詢,為何該團從來年開始不再有導師。我想,這正正是不少堂會青少年人的問題所在:他們一向的經歷就必然地有導師陪伴。尤有甚者,導師甚至成為他們的佣人,為他們安排團契的大小事務。幾個月過去了,事情有什麼發展?據悉,現在,該團契能自己承擔導師原有的工作以外,還進步不少呢。

師者,乃傳道、授業、解惑。我們作教師、牧師和導師的要清楚自己的角色和所牧養的青少年的關係。很多時候,在指導青少年時,我們在不知不覺間,把對待兒女的方法用在堂會青少年人身上。我們為他們作了很多,但卻不見他們有成長。我們應當停下來,問一問,我們是否作得合宜,是否作得太多?導師所要關注的不是團契是否運作良好,而是當中的青少年人是否在成長。弄清楚了,我們的角色和責任便明確起來。我們不是他們的佣人,也不是他們的替身;我們也不當為他們打點甚麼。我們卻教導、鼓勵、支持他們參與團契和事奉。多一番耐心,容讓他們有跌倒的可能;並且,當他們跌到時,扶他們一把,與他們一起面對挫敗。

如果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青少年事工是成功的話,我只能認為是因為當時沒有導師替青少年人分擔工作。於是一班年青人在嘗試、失敗和再嘗試中獲取經驗,以至成長。或許,正因為香港不少家長在少時經歷過缺乏,今天,就努力地嘗試為他們的兒女建造在一個無憂無慮的成長環境。他們希望兒女從一出生便在無菌、無痛、無錯、無失敗中生活。然而,這樣的鋪排能經得起試煉,能成為兒女們一生的保障嗎?

我希望本會的青少年部最少有一半部員是在二十五歲以下的。我也希望分區的青少年團契職員,能自發組織起來,爭取成長和學習事奉的機會。同樣,堂會的執事部能否鼓勵過了廿一歲的信徒朝向作執事的方向,累積事奉的經驗?
倘若堂會期望青少年事工做得更好,那就要我們的青少年人有機會參與、學習、碰壁、檢討和改進。

2009年5月8日 星期五